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
总感觉疲倦、乏力、气短?你不是老了,而是“气虚”了
2021.05.18来源:甘草医生

  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入夏以来,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常常睡不好、吃饭没胃口、四肢乏力、脸色发黄、胸闷气短,还常常忘了事情?

  不少人把这种状态归结为“懒”、“老了”,其实有可能只是因为“气虚了”。

  这样的状态,不仅老年人,就连很多年轻人也经常会如此。那什么是气虚?都有哪些表现?我们又该如何改善气虚呢?

  「气虚」的表现有哪些?

  气虚的人***的特征就是“懒”,懒得说话、懒得动弹,恨不能整天躺着。

  气虚体质的人多具有:面色苍白或者萎黄,疲倦乏力、精神不振、气短、自汗、声音低弱、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差,怕吹风、怕受凉,容易被湿气缠身。

  此外,气虚则无力固摄大便,就会大便不成形;气虚会引起血虚血瘀,月经容易推迟,严重者还会导致闭经;气虚下陷,严重者致使子宫脱垂等等。

  老人女人多「气虚」

  气虚体质是老年人的常见体质。

  除了先天原因以外,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都出现下降的趋势,脏腑功能慢慢老化导致气虚现象的出现。

  老年人因年老气弱,抗病能力的下降,又容易出现一些老年性疾病,久病后气亏,也是导致气虚的原因之一;另外,营养不良,疲劳过度,也是老人多气虚的原因。

  气虚也很容易出现在体质弱的女人身上。

  由于生活压力大,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很多女性出现了脾胃功能紊乱的情况,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吸收出了问题,日久自然会出现气的生成不足。

  此外,女性每月都要经历的月经也会导致气血的耗损,如果还存在崩漏的情况,则气血虚的症状会更加明显。另外还有女性的生产或流产,均会耗气伤血。

  「气虚」重在补气

  气虚是万病之源,这种体质的人,免疫力低下,反复生病并且难以痊愈,容易患流感、过敏,甚至消化系统也不好,经常出现腹泻。

  特别是在夏季,人们的新陈代谢加快,心脑血液供给不足,常使人烦躁不安,倦怠懒散,气虚懒言、食少便溏,所以这个时候,补气养气很重要。

  民以食为天,气虚体质的人,在饮食上,宜吃性平偏温,具有益气健脾作用的食物,同时可酌情选用些中药慢慢调补。

  01 | 参芪鲫鱼汤

  【食材】黄芪30克,党参20克,鲫鱼 500克,香菇3朵。

  【做法】把鲫鱼起锅煎香后,加入药材等,水适量,大火煮开,改小火煮30分钟,吃肉饮汤,可每周1次。

  02 | 黄芪胡椒猪肚汤

  【食材】黄芪15克,白胡椒5克、猪肚1个、鸡半只(2人份)。

  【做法】猪肚用醋和面粉反复揉搓、洗净,直至没有粘液,放锅中焯水捞起再以清水冲净、切片;鸡洗净切块焯水,白胡椒打碎。以上食材放入锅中,慢火煲1个小时以上(至猪肚酥软),加盐调味即可。

  以上2个食疗方,均可健脾益气、补气养精、缓解气虚乏力。其***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用了一味重要的中药材——黄芪。

  黄芪适合绝大多数气虚

  提到补气,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但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

  黄芪补气,以补虚为主,适合绝大多数气虚的人,名医李时珍称黄芪为“补气***要药”,五脏之气都可以补。

  从中医来看,黄芪除了具有补气强身外,还具有5大功效:

  >> 健脾补中:调养脾胃,使脾胃更健康。

  >> 利尿消肿:促进尿液排出,消除水肿。

  >> 益卫固表:缓解气虚等引起的自发性出汗,预防感冒。

  >> 升阳举陷:提高人体免疫力和肌张力。

  >> 托毒生肌:促进因身体气血不足,引起的破溃疮口脓液排出及愈合。

  黄芪不光有自己独特的药用价值,配搭其他中药材,更可发挥出不同的功效!

  黄芪大枣茶:补气止汗

  取黄芪20克、大枣5枚、浮小麦30克,每日煎一大碗,像喝茶一样渴了就喝,能很好地补虚止汗。

  黄芪山楂茶:益气活血

  取黄芪20克、山楂10克,用沸水冲泡饮用,可以加强益气活血的作用,尤其适用于气虚型心脏病、和“三高”人群。

  黄芪茯苓茶:祛湿瘦身

  将黄芪和茯苓以3:1的比例煮水。搭配茯苓,可以增强健脾胃、祛湿气的效果,对于气虚肥胖的人还可以起到减肥的效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黄芪推荐用量为9-30克。

  过量食用容易引起口干舌燥、心烦气躁、失眠等,因此我们煮茶或炖汤时,加入的黄芪不要超过30克。

  气虚者要注意适当运动,以流通气血,但切记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大出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做长久憋气的动作,以免耗损元气。

  人之于世,精气神自然缺一不可,气足方显生命之蓬勃生气。所以,若出现气虚的状况,一定要及时调理,毕竟“人活一口气”,气短自然是万万不可。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