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文化 > 医药典故
名医萧龙友抗疫往事
2020.12.09来源:中医中药网

  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瘟疫,每一次瘟疫的发生都是对中华民族的考验,实践证明我们都经受住了考验。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我国四川地区发生霍乱疫情,我的祖父萧龙友挺身而出,运用他精湛的医术,为疫情控制作出了贡献,被后世传颂。

  萧龙友(1870—1960),我国近现代著名医学家、文史学家、中医教育家,四川省三台县人,1897年考中清朝丁酉科拔贡,后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名誉院长,中央文史馆馆员,北京四大名医之一。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892年,川中霍乱流行,仅四川省省会成都日死八千人,萧龙友走在大路上,入目全是白布盖着的死尸,路边全是瘫倒的吐泻患者。棺材店无货可卖,绸布庄白绸断销,整个成都陷入一片死寂之中。人心惶惶,街头一片凄凉,路断人稀,店门紧闭,很多医生因惧怕被传染而不敢医治患者。正在尊经书院求学的萧龙友,年仅22岁,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挺身而出,约同当地中医陈蕴生先生,沿街巡治,甚至在街头支起大锅,熬煮汤药,免费发放,用中草药救治了大量濒死患者,使很多患者得以转危为安,控制了疫情的蔓延。萧龙友的这一举动,不仅博得了患者们的感谢,也受到书院师长及学友的称颂,人们称赞他为“万家生佛”。

  20世纪40年代,北方发生鼠疫,老百姓称其为黑死病,患者染此病后到了晚期往往背部变黑,此时通常就没救了。一日,一位黑死病已到末期的患者被家属抬到萧龙友的诊室,这是个豆蔻年华的少女,背部已经发黑,佝偻着身躯。萧龙友仔细为其诊脉,觉得脉象虽沉,但鼻息尚存一缕游丝。他二话不说,赶快开了处方,说:“回去吃药已经来不及了,患者在这里静候,你们赶紧就近到西鹤年堂抓药,药抓回来就在我这里急煎。”药抓回来煎好,此时患者已经双唇紧闭,牙关紧锁。家人撬开患者的牙关把药灌了进去。萧龙友守候在一旁,两个小时过去,女孩子终于有了生命迹象。再灌一次药,女孩子背部稍伸,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女孩子家人感动得要下跪,萧龙友拉住他们,说这是应该做的。其家人说:“不知该怎么谢您?” 萧龙友说:“救人一命,重过千金。你们什么也不要多说了,回去细心照料患者要紧。” 萧龙友调整了处方,家属抬着女孩子千恩万谢地告辞了。后来又看了几次,***后女孩子痊愈,在家人的陪同下特地来谢恩。

  今年,我们又再一次经受疫情考验,我相信中国医者一定会继承先辈遗志,发扬大医精诚的精神,***终取得防疫抗疫的全面胜利。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