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息疗法萌芽于秦汉,奠基于魏晋,昌盛于隋唐,完善于宋元,有着颇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并形成了诸多不尽相同的修习方法。然而其基本的修行方法还是离不开腹式呼吸和屏气的锻炼。唐宋以后又在此基础上导入入静诱导和意守调息之法,使之更为严密和合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气功养生(尤其是静功)的精髓亦在其中。
对于“胎息”的涵义,气功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胎息就是完全中止自然呼吸(外呼吸)而靠内呼吸来维持其生命活动,这与一般认为“闭气”(短暂中止自然呼吸)或极度延缓自然呼吸频率的概念有质的差异。古代文献中也确有炼胎息至完全中止自然呼吸而长时间持续的记载,印度的瑜伽术亦有类似记载。然而对初习者或用以防治疾病者来说,不可执著和强求进入这种境界,以免走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