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常识
服汤剂,你会掌握温度吗?
2016.12.26来源:羊城晚报

  老广们非常青睐中药,无论是头痛脑热,还是养生调理,越来越多人会选择中医药。煲好的汤药是趁热喝好,还是放温了喝好?代煎药拿到手上已经冷了,是直接喝还是加热喝?加热到什么温度喝?许多街坊都会困惑,对此,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廖小红进行了解答,原来汤剂温度还真有讲究,选择适宜的温度来喝汤剂,也会使治疗效果事半功倍。


  廖小红说,服药的温度要根据病症来决定,主要分为温服、热服及冷服三种。凡热病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宜冷服,患寒性病的患者在服用中药汤剂时宜热服或者温服,需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者,宜热服。


  【温服】


  温服是指把煎好的汤药冷却到35℃左右服用,以接近人体内环境温度为宜。这样一方面不至于因温度过高造成口腔及胃肠黏膜烫伤; 另一方面温服与肠胃之性相合,减少药液偏冷偏热,对胃肠产生刺激而引起呕吐或胃脘不适等症状,有利于药物吸收。大部分中药汤剂采用温服法,温服能够和胃健脾,助药力。需要温服的主要是具有发汗解表、温里祛寒、温经通脉、部分补益药、活血行气等功效的中药汤剂,如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效的麻黄汤,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功效的小青龙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支气管哮喘、肺炎等;具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功效的当归四逆汤,主要用于手足厥寒、舌淡、风湿性关节炎、小儿麻痹等;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功效的归脾汤,主要用于治疗心悸失眠、多梦易惊、便血等;具有行气功效的四磨汤,主要用于治疗肝气郁结。


  【热服】


  伤风感冒、恶寒无汗,需服后盖上被子捂出微汗以达到发汗解表散寒目的的中药汤剂均需热服,服药温度比温服温度要高。如疏散肌表功效的解表药、部分补益药、行血脉通络达筋骨药等。具有辛凉解肌、兼清里热功效的柴葛解肌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等;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效的九味羌活汤,若急需发汗时应热服,配粥一起热服;具有益气固表止汗功效的玉屏风散,主要用于治疗表虚自汗证;具有补血和血功效的四物汤,主要用于治疗面色无华、月经不调。


  【冷服】


  冷服是指中药汤剂煎煮好后放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功效的中药、止血功效的中药均需冷服。如具有清热生津功效的白虎汤,主要用于大热、大汗、大渴等;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的小蓟子饮,主要治疗小便赤涩热痛、尿中见血等;收涩固精功效的中药汤剂也需冷服,如固冲汤等,主要用于治疗遗精滑精、肾气不足、膀胱失约所致的尿频遗尿等证;另外,凡中毒病人服解毒剂,也宜冷服,因为冷服可使毒物之淤滞易于排出;呕吐病人服用汤剂,也宜冷服。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