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医保局开展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工作
近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工作的通知,根据《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中的影像资料上传和价格减收要求,征集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医保影像云索引上传试点工作。试点地区医保部门指导当地医疗机构、检查检验机构应用统一的编制方案,编制规范、准确、真实、可溯的“医保影像云索引”,并将原始影像数据、“医保影像云索引”及数据集上传至地方影像云数据共享中心;指导地方影像云数据共享中心将“医保影像云索引”及数据集上传至当地医保影像云索引共享模块。通过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证券时报)
2、四川电生理耗材集采
近日,四川省医疗保障局正式发布《关于开展四川省电生理类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有关工作的通知》(SC-HCDL-2025-2),标志着四川省在电生理类医用耗材领域的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正式启动。此次采购涉及磁定位诊断导管、冷冻治疗导管、心内超声导管等多款心血管医疗器械,采购周期为2年。这对于心血管医疗器械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事件。本次集采涉及的产品包括磁定位异/星形诊断导管、冷冻环形诊断导管、磁/电定位环形诊断导管、线形诊断导管、磁/电定位压力感应治疗导管、非压力感应治疗导管、冷冻治疗导管、房间隔穿刺针、导管鞘、心内超声导管、体表定位电极等。(心未来)
3、山东“三端合一”新医疗模式登上“超级高速”
近日,济南市儿童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等联合京东健康,以医院为核心、互联网平台为纽带,推出线上到家呼吸道检测服务,构建起“互联网+医疗”的医疗服务新模式。通过京东APP,患者可以实现“线上下单—即时配送—居家采样—专业检测—云端报告”,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三甲医院实验室的高效检测服务。通过京东平台,样本可以从患者家中直达医院。医院采用核酸“金标准”,灵敏度比抗原高100至1000倍,可早期识别6种病原体。依托圣湘生物数智化快检平台,40分钟内即可完成检测,3小时生成电子报告并支持跨院互认。(体外诊断网)
4、国产手术机器人助力北京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迈入精准微创新阶段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口腔科为一位扁桃体癌患者顺利实施了机器人辅助口咽癌扩大切除+颈淋巴结清扫+皮瓣修复“三合一”手术。口腔颌面及口咽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空间狭小,术区神经血管密集,传统开放手术常需下唇、下颌骨裂开,易造成术后功能障碍及外观损伤。在口咽肿瘤切除及修复重建领域,根治肿瘤的同时保留患者语音、吞咽功能及面部美观,一直是临床难点。北京协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从深部视野局限性、操作灵活性等方面寻找突破口,经过深入调研,引入国产手术机器人系统。该手术机器人搭载10-15倍3D高清内镜系统,配合手术团队自主研发的显露装置,可清晰显示舌根、扁桃体、软腭、咽侧壁等隐蔽区域。同时,机器人的机械臂突破人手极限,能够540°旋转,从而实现镜下血管神经精准分离。(北京协和医院)
5、强生软组织手术机器人顺利完成临床试验手术
近日,强生宣布其OTTAVA™ 机器人手术系统的临床试验手术已顺利完成。强生公司的Ottava手术机器人平台以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旨在为手术干预提供无与伦比的灵活性和控制力。Ottava采用四臂设计,这种设计允许机械臂在不需要时可以收起放在手术台下,从而实现零占地面积,增加手术室空间并改善手术室流程。双动功能:通过“双运动”功能,Ottava系统能够满足手术过程中的重要临床需求,例如在不中断手术的情况下重新定位患者,这在传统的手术机器人系统中可能需要重新对接或中断手术。(MedRobot)
6、无导线心衰起搏器WiSE CRT获批上市
近日,EBR Systems宣布其无导线的起搏器---WiSE CRT获得FDA批准上市。WiSE CRT是针对左心室心内膜起搏的无导线解决方案,使临床医生能够在不使用导线的情况下实施心脏再同步治疗。这将扩大CRT疗法的潜在患者群体,特别是那些不符合传统导线系统治疗条件的患者。EBR Systems的WiSE CRT采用无导线设计,通过无线电极直接向左心室传递起搏信号,因此可以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并提升治疗效。根据EBR Systems发布临床数据就可以看出(SOLVE-CRT研究是一项前瞻性的多中心关键试验,包括随机部分和随后的单臂部分)。EBR Systems计划于2025年底进行限量市场投放,2026年初全面启动商业化。(MedTF)
7、得印科技获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近日,上海得印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市公司南京新百旗下的产业基金领投,国内银发用户健康服务龙头享佳健康,以及某知名民营康复/护理医疗集团跟投。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得印科技旗下二便智能护理机器人、无人驾驶轮椅机器人、AI陪伴机器人产品的量产与市场拓展。目前得印科技已经正式推出3款养老机器人产品,分别围绕不同的老年人群体的大小便护理问题、出行问题、孤独与安全问题,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产品进度显著领先于同行。其中,二便智能护理机器人、无人驾驶轮椅机器人产品已经在知名大型养护院测试超过1.5年时间,获得了包括B端养老机构、产业战略合作伙伴等在内的多笔意向订单,现在已经进入量产阶段。AI陪伴机器人进入了实质的测试和迭代阶段,预计2025年年底开始量产。(动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