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诊疗优势,推动“基层中医化,中医基层化”发展,2022年山东省菏泽市医疗保障局、菏泽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决定在创建“精品国医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试点工作,试点中医诊疗项目为27个病种,涉及57个中医适宜技术疗法。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试点工作,占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67.61%;受益患者人数累计达38290人,节约患者费用1160.79万元,节约医保资金1339.77万元。现将主要经验做法总结如下。
强化保障,有序推进。市卫生健康委积极与医保部门沟通协调,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努力做到“市级协调出政策,县级对接抓落实”。2022年,市医保和卫生健康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批“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试点的通知》(菏医保医服〔2022〕4号),在成功创建“精品国医堂”的26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行“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试点工作。
各试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度重视,在完善配套“中医日间病房”人员、设备、设施等基础上,分别成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医保医师培训会议,精细化解读中医日间病房相关业务政策,确保病房医护人员人人熟知政策;在项目实施中,针对收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需要优化的环节,邀请医保部门的同志来院调研指导;在平时工作中,医院内部医保科的同志不定期巡查指导,确保病员收治规范、病案书写完整等,并对检查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予以通报整改跟踪问效,有力有序推进试点工作扎实开展,当年试点科室中医药诊疗人次及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0%、15%左右。
精心谋划,科学布局。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2023年市医保、市卫生健康部门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工作的通知》(菏医保医服〔2023〕11号),再次将26家已成功创建“精品国医堂”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纳入“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工作,同时将经过调研核实中医药业务开展突出、管理规范的2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同步纳入,至此实施“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逾全市总数的40%以上。2024年,“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工作又覆盖了47家具备开展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规范诊疗,创新驱动。在市县两级中医药业务科室精心指导下,各试点医疗机构认真制订“中医日间病房”工作流程,建立日间病房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书写相关中医适宜技术诊疗病历,公开明确有关医保政策、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事项,建立起一套从接诊治疗到治疗终结、跟踪回访的全流程操作体系,有力确保了诊疗质量与安全;同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医技能力水平。条件较好的乡镇卫生院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智慧医疗服务,或开发小程序或利用“健康山东服务号”“菏泽卫生健康”微信公众号,让患者实现精准预约,提升群众就医的舒适感;部分城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急群众之所想,实行早、中、晚轮班制度,为上班人员提供就诊便利;部分实行“两院一体”的乡镇卫生院(医院同时承办了养老院),充分发挥“中医日间病房”优势,或开设绿色通道或主动上门为慢病康养老人提供中医诊疗服务;结合健康查体,动员不适症状群众主动接受中医治病服务。
加强宣传,搞好引导。一方面,通过医院院内宣传栏、宣传单发放及“菏泽百姓天天看”电视栏目等传统媒体加大政策宣传;另一方面,通过人民网、大众网、市县融媒体中心等新媒体平台,及下乡义诊宣传、抖音直播宣传、微信朋友圈转发等,多途径多渠道广泛宣传“中医日间病房”诊疗优势和特色,提升中医日间诊疗的知晓度和认可度,引导广大群众主动选择中医日间诊疗模式。
“中医日间病房”的开设,方便了患者看病就医、优化了医疗资源配置、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提升了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群众看中医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增强。下一步,我们将借助前期开展的有利条件,积极与医保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进一步扩大中医诊疗项目范围,并适时调整诊疗方案,强化医保政策服务保障,加强对试点医疗机构管理,加大中医日间诊疗服务宣传推广,让中医日间诊疗服务更好地惠及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