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报道 > 一带一路 > 媒体报道
立足甘肃实际提升中医药文化传播力
0001.01.0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这为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挖掘中医药文化对民族复兴的价值引领作用,立足甘肃实际提升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是新时代发扬历史主动精神,传承创新甘肃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途径。

  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的多元解读

  中医药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中国人在千百年的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孕育出的宝贵财富。“天人合一、调和致中”的中医辨证思维,望闻问切的系统诊疗方法,“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疗法,中医学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作为一个系统认知疾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一统”不谋而合。“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衰防病理念,与中国文化的忧患意识一脉相承,激发了人们重视养生保健,防患于未然的健康意识和观念。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无欲无求、志存救济,“若己有之,深心凄怆”的向善取向;“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的大医精神,体现了“兼相爱”“爱无差”的社会人文价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些思想观念和智慧结晶,指引着新时代中医人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视野中认知中医药文化价值,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

  挖掘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中医药文化浓缩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人文思想和社会理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和典型载体。当下,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阶段,亟须从文化角度梳理出中医药的时代价值。“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打开中华文明的宝库,中医药要走在前面,要带头引领;要突出中医核心价值和中医原创思维,凸显中医药在服务人类健康方面区别于现代医学的独特价值;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出去,有效推动文明互鉴和交融,把握历史主动权,坚定文化自信。

  提升甘肃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力

  甘肃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要讲好人文始祖伏羲、医祖岐伯、针灸鼻祖皇甫谧、敦煌医学、武威汉代医简等中医药故事,讲好新时代郑氏针法、陇中正骨和陇药产业发展的故事。一方面,坚持守正原则,研究凝练中医药文化精神标识,挖掘阐释名医名家、经典医籍、传世名方、道地药材、非遗项目等中医药经典元素;另一方面创新传承模式。打造中医药传承数字平台,组建数字图书馆,“活”化中医药古籍文献保存和传承载体,“速”化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组织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乡村,通过张贴标语、信息技术宣传、定期组织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组织开展中医药健康知识大赛、文艺表演、书法绘画、文学创作、情景剧展示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中医药文化。通过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的举办,不断推进中医药产业务实合作,扩大中医药对外影响力,让中医药成为更响亮的“甘肃名片”。以兰州佛慈制药在美国、加拿大、日本等27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为示范和先例,带动提升众友制药、远大生物科技、甘肃扶正、岷海药业等甘肃中医药龙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陇药“走出去”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我们要坚持系统思维,把中医药文化放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的视野中考量,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征程中审视,凝聚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情感认同,不断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武承淑 甘肃中医药大学)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