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为我们明确了深化中医药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吹响了冲锋号,敲响了出征鼓。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落实的重任关键在人。作为基层中医工作者,我们是落实各项决策指示的执行者,有效贯彻中央决策,确保改革取得实效是我们中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应深学而学有所得,理清思路,科学指导。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从中医药立法到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从制定《“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到出台《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医药政策一一落地落实。作为中医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各项政策规定,弄清上级政策的出发点,理清开展工作时间点,把准完成任务的落脚点,才能更好地落实要求指示。做到开展工作思路清、不含糊;指导工作有条理、不慌乱。在落实中医药专项任务中不断向党中央看齐,每干一步都能进步,每做一事都能成事,切实在深化改革、推进工作中取得实质性效果。
二应勤思而积淀智慧,科学谋划,有效发展。“学而不思则罔”。从事中医药工作,我们更需要做到善思、勤思。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基层中医药工作开展依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考验,如有的中医院“西化”问题严重,中医药特色不明显,中医药服务氛围不浓;有的中医馆虽然已经建成,但群众就医选择少,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中医药文化宣传方法少、路子窄,宣传效果一般,群众思想触动少。如果不善动脑,不做改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将困难重重。作为基层中医工作者,既要善于剖析发展问题的症结,常找矛盾产生的根源,横向与辖区友邻做对比,纵向与上级下级找差距,在思考分析中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对比不足中制定推动工作的有效措施,因地制宜、科学谋划、逐步解决。如“西化”问题严重,群众就医选择少,是中医特色不突出还是中医人才不足,是信息化建设有短板还是医保支付不健全,要找准问题的根源,及时解决,方能有效发展。
三应善做而稳步推进,知行合一,确保质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无论是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还是培养中医药人才;不论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还是实施中医药振兴重大工程,都离不开基层中医人。作为一线中医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既要善做更要善成。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不仅要“有”,更要“优”;培养中医药人才,不仅要“会”,更要“精”;宣传中医药文化,不仅要“活”,更要有效;发展中医药产业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切实把有关中医药的各项工作落在实处,紧盯问题、瞄准长远、扎实推进,以点带面,点面融合,在不懈努力中持续推动中医药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