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一经上线,便在全球掀起了现象级热潮,不仅引爆了游戏市场,还引发了外国玩家和网友对以《西游记》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兴趣,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其“反映了中国文化的吸引力”。《黑神话:悟空》的成功出海,无疑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更给中医药文化传播带来了启示。
在全球化、信息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脚步的加快和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进,中华文化“走出去”显得格外必要且日益紧迫。中医药集医学与文化双重属性于一体,既在文化层面与中华文化具有同构性,彰显出中国特色与中华文化的品格优势,又在医学层面用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体现出医学科学的普适性,天然具备国际文化传播载体的优越条件,因而在推动中华文化、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维护人类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古时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中医药作为我国与各国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媒介,则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之一。进入新时代,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发展,出台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等重要文件,将中医药海外传播上升为国家战略,各级政府积极推进落实、中医教育协同创新、中药企业积极响应、各种媒体跟进宣传,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创造了良好环境,并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格局。
近年来,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步伐更快更稳,海外传播区域不断扩大、受众对中医药文化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海外传播效果有待加强、海外受众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和认可度亟待提高等,需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利好形势,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等多方面入手,推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高质量发展,真正实现一种主动式文化输出,自然展现中医药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实现东风西渐,“外向”圈粉。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是一项需要政府与民间、民间各主体间通力合作的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应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顶层设计,由政府牵头整合中医药学术机构、科研院所、中医药院校、中医药跨国企业、主流媒体等多元力量,构建一个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立体传播创新机制,采取官宣与民间传播并举、中外媒体通力合作,促进多元主体间的优势互补,形成推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强大合力,以海外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全方位推进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其次,要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度,既可以充分利用中医药跨国企业的文化传播优势,借用各类载体讲好中医药故事,将中医药文化与企业产品相结合,提高中医药产品认同,也可以依托中医药技术,在当地建立中西医医疗机构,开展针灸、推拿、刮痧、正骨等各类中医义诊活动,运用中医药治病理论、方法增进当地民众健康,提高中医药疗效认同。
再次,要创新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策略和路径,提升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更多地利用新媒体与互联网技术,开拓更为多元、更加灵活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实现更快更精准的有效传播。
最后,要加大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力度,通过建立更多海外中医中心、中医学院等机构,或者与国外教育机构开展合作,依托多元化教育平台,培养既精通中医药文化,又掌握多国语言,既懂得各国国情和风俗习惯,又了解跨国文化交流特点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人才。此外,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通过推进中医药立法和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加快中医药科学研究、加强中药资源保护利用等举措,塑造良好的中医药文化国际形象。
文化出海,是一场与未来角逐的漫长远征。坚信随着中医药文化的深入普及和广泛传播,必将会推动全球“中医热”的持续升温以及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