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医疗聚焦
上海医疗机构探索“医疗+慈善+N”模式促进医疗与慈善深度融合
0001.01.01来源:中国新闻网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市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袁正宏29日对记者表示,公益慈善不仅可以填补医疗资源不足,还能推动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提升医疗质量水平。

  记者29日获悉,第二届医院公益慈善表彰大会暨慈善项目推介会在沪举行,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医疗慈善道路助力儿童专科医院高质量发展”议题。来自全国30余家基金会的负责人、爱心个人和企业共100余名嘉宾出席会议。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党委书记李倩介绍,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该院创新建立了“医疗+慈善+N”模式,打造了以医疗发展为核心,以公益慈善为抓手,以社会支持体系建设为基础,着力推动医疗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儿科特色公益慈善模型,促进医疗发展与慈善事业的深度融合。

  据了解,自1998年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开展公益慈善活动,为患儿和家庭提供社会支持服务;2002年该院成立慈善专项基金——儿童慢性肾功能衰竭专项基金。随着不断拓展,项目从单纯的贫困患儿医疗帮困,延伸到儿科医疗科学研究、医学人才培养、儿童就医环境改善、智慧医院建设等,致力于儿童友好型医院的打造。至2023年底,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已建立了140余项慈善专项基金,覆盖20余个临床专业科室,累计募集款物超3.7亿元,资助患儿1.3万余人次。

  从巴彦淖尔到北京,又从北京到上海,跨越2000多公里,楠楠(化名)的求医之路并不容易。1岁以前的楠楠,因为克罗恩病,是当地医院的“长住客”,久病不愈;1岁以后的楠楠,又辗转于各大医院之间寻求治疗的机会,抗战病魔;而生活的艰难,不仅来源于楠楠的病情,还有经济困难、思绪忧虑、照顾不及、就医期待……这些无疑为患儿家庭带来了身与心的双重枷锁。生活要继续,治疗更不能停,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慈善爱心的汇聚,医务社工的介入,为这个满目疮痍的家庭注入源源不断的坚强与信心。

  李倩表示,《上海市儿童友好医院建设指引(试行)》指导意见今年发布,以“建设儿童友好型医院”为契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通过广泛邀请、争取和汇聚社会力量,与基金会等专业机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沟通合作机制,在患儿救助的基础上,继续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人文关怀、科普宣传、援建帮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减轻患儿家庭负担,有效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凝聚医学与慈善的力量最大化追求孩子的健康、家庭的和谐以及医学的发展。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