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医药速递
促进黔南州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
0001.01.0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近日,贵州省黔南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黔南州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计划(2023—2030年)》,提出九项重点任务,支持企业带动、文旅带动、市场带动,促进黔南中医药(民族医药)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计划》提出,推动中药材市场建设和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建立健全中药产业标准体系。规划道地中药材种植区,着力构建“三独平”松茯苓中药材主产区、“都福瓮”珍贵中药材主产区、荔波铁皮石斛区域性良繁基地。全州“定制药园”稳定在10个以上,建设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中药材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黔南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采购、质控、配送一体化产业链。围绕中药材优势单品,建设5个以上初加工基地,建设1个以上产地交易市场。制定黔产道地药材和民族习用药材的品种目录、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规范,完成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地方标准体系,积极申报黔南州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罗甸艾纳香种植技术规程》。

  《计划》明确,大力发展中药制造业,推动医疗机构制剂研发应用。加强对中医药(民族医药)企业的扶持和招商力度,提升中药精深加工能力。加强中药衍生品开发、中药材初加工、中成药生产、中医诊疗器械的研发,构建现代化中药生产加工体系。推动苗药、水药等民族药制剂研发和生产,到2030年,建成黔南州中药制剂研发生产中心,规模以上健康医药制造企业达到40家。支持各级医疗机构把合适的院内制剂品种向国药准字号方向进行研发,协定方积极申报中药大健康产品。

  《计划》强调,促进中药配方颗粒研发生产和中药民族药创新药研发。鼓励州内中医药(民族医药)龙头生产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中药配方颗粒基础研究。将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中药饮片对应的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付范围。加强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饮品、保健品、化妆品、添加剂、日用品、植物提取物等绿色产品的开发。中药生产企业与龙头医疗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共建“黔南州中药(民族药)制剂研发生产中心”。

  推进“中医药+”产业融合方面,《计划》提出,培育一批温泉、森林、户外、民宿等康养旅游精品线路,持续打响“绿博黔南·康养之州”品牌。将优秀民族传统医药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打造一批“养生药膳街区”和“中医养生保健街”。推进“中医药+保健品产业”融合发展,开展铁皮石斛、天麻、灵芝药食同源物质试点转归工作。

  《计划》还明确完善服务体系。推动黔南州中医医院“特色强院”计划落地实施,打造为贵州省首家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支持州、县级中医类医院、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发展中医特色科室,打造“城市15分钟中医药服务圈”“农村30分钟中医药服务圈”。到2030年,建成三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体系,全州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均能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