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李今庸:读书养心修德
0001.01.0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李今庸一生生活简朴,饮食顺精粗,衣服随美恶,无厌无求,唯以购书、读书习以成癖。他常说,读书可养心修德,一读书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他的书斋名曰“莲花书屋”,意出周敦颐《爱莲说》,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走进他的书房,如入芝兰之室,墨香扑鼻而来。除了浩瀚书海,满墙都是他自己书写的诗词,笔触浑厚而有力,或励志,或修身养性。其中一幅尤为醒目,“书,善读之,可以医愚”,可见他认为读书的重要性。

  1975年,他去湖北蕲春讲课,时值隆冬,大雪纷飞,异常寒冷,而他仍然穿着一件非常陈旧的棉袄,碎絮不时从袖筒中脱出,他就将碎絮捻一捻,再塞进袖筒。一日三餐,常常只啃三个馒头,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以教书、读书为乐,真可谓“美其食,任其服”。

  李今庸读书从7岁开始,入私塾跟随老师学习《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等儒家经典著作,其后跟随父亲研读《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等中医经典著作,以及《雷公药性赋》《时方歌括》《伤寒方歌括》《医宗金鉴》等医书,同时还阅读了《毛诗》《周易》《书经》等古书,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直到现在,他的床头仍然放有一些古籍,每天读一读,方可安心。每天还要花三到五小时,用于看报刊,并将一些有益的内容剪辑下来制作成知识卡片,从不间断。李今庸不仅自己读书,还经常鼓励他的女儿、弟子、同事勤读书。上世纪70年代在湖北中医学院工作时,他即要求教师养成“读书习惯和写作习惯”,并在教研室创建了图书资料室,收藏各类图书800余册。

  由于嗜好读书写作,勤于思考,如今90岁的他依然精神矍铄,步履稳健,头脑灵活,思维清晰,他笑称这就是自己的养生之道。

  此外,他还养成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好习惯。他从不挑食,最喜欢吃的食物是油炸花生米。每天再忙,也要坚持晚上十点之前睡觉。

  李今庸常以《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警醒自己,做到名利上的无欲无求,用仁义礼智信的标准作为自己的思想及行为准则。他外表严肃,但为人乐观豁达,清正廉洁。

  有一年,李今庸到缝纫店制作衣服,师傅给他量尺寸后,记述体征为:“背驼,胸凹,肚大。”他还以此写诗自我解嘲说:“背驼胸凹心尚正,耳聩目瞀神未昏。肚大难容奸邪事,势利场合懒钻营。笃守岐黄性鲁钝,半生舌耕在医林。肩作阶梯扶人上,锦衣从未入方寸。”

  上世纪80年代,湖北中医学院曾多次请他出任干部甚至院级领导,他均予婉拒。他对金钱有一个辩证的看法:“没有钱,寸步难行;钱太多也是祸根。”所以他坚持的原则是,在政策范围内,归他所得的即取之,不归他所得的则毫厘不拿,正如李时珍一样:“李公纷纷,乐道遗荣。”

  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人奉赵公明,我志独清贫。”正因为如此,他没有成为金钱的奴隶,从不开大处方,从不用名贵药,仁心仁术,才可以成为今之国医大师。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