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大暑 | 养心,防暑,补水,除湿,4招教你消烦暑!
0001.01.01来源:上海市护理学会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知物候特征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一年二十四节气分成七十二候,每个节气分成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古人认为,萤火虫乃腐草所变,萤火虫又名“烛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诗意之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萤火虫在静夜里穿梭时,其实凉爽的秋已经不远了。

  二候土润溽暑

  天气开始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溽是湿,大暑时,湿气浓重,湿热令人难耐。东汉刘熙的说:“暑是煮,火气在下, 骄阳在上,熏蒸其中为湿热,人如在蒸笼之中,气极脏,也就称‘龌龊热’”。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因湿气积聚而时常大雨滂沱,经常有大的雷雨,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依物候行事

  自古以来,民间有大暑三伏天,饮伏茶、晒伏姜、喝暑羊、吃仙草等习俗。

  饮伏茶

  伏茶,是指三伏天喝的茶,一般是由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具有清热去火、缓解暑热的功效。古时候,很多地方会在路边放些茶水,供来往路人喝。

  晒伏姜

  伏姜源自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人们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在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有奇效,同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喝暑羊

  “喝暑羊”是鲁西南地区的习俗。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脾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是饭桌上风味俱佳的滋补美食。

  吃仙草

  广东地区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

  送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的传统习俗,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多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尝物候之食

  暑天无病三分虚。大暑酷热湿重,容易消耗人体的气津,饮食上可做以下调整:

  食苦味

  盛夏要注意清热祛火,其中“苦味菜”是首选。推荐的食物有苦瓜、苦菊、苦荞麦、莴笋、生菜、茴香、薄荷叶、莲子等。

  需要提醒的是,容易拉肚子的人,不宜吃太多苦味食物,以免加重胃疼、腹泻等症状。

  饮热茶

  大暑饮茶可以在补充水分的同时,帮助人体散热降温、生津止渴。但热茶温度不宜超过60℃。以清热解暑为要,可以喝苦瓜解暑茶、金银花茶、银菊茶、陈皮茶等。以补脾健胃为要,可以喝黄茶。黄茶在闷黄工艺中产生大量的消化酶,食欲不振、懒动肥胖者,都可饮而化之。

  喝大暑粥

  由于夏令气候炎热,易伤津耗气,因此常可选用药粥滋补身体。推荐三款粥:绿豆粥,可以消暑;红豆薏米粥,有助祛湿消肿;莲子百合粥,有助清心安神。

  老人、儿童、脾胃功能弱的人,熬粥时还可以放些淮山药、茯苓等,有助健脾。日常饮食可酌情增加滋阴的食物,如莲藕、蜂蜜、鸡蛋、木耳等。

  应物候而动

  安度“苦夏”,心态和生活要平和一点,养心、避暑、除湿、补水在此时显得尤为重要。

  养心

  中医认为,夏季养生重在“养心”。高温酷热,人们容易出现“情绪中暑”。预防情绪中暑,我们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小睡, 时长半小时左右。饮食清淡,营养均衡,及时补充水分。学会调整心态,放松心情。在清晨或傍晚进行适当运动,非必要不在炎热时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在密闭空间久待。

  防暑

  大暑节气,天气酷热,谨防中暑。避免在烈日当空时出门暴晒,避免长时间劳作。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定时开窗通风。大汗后要尽快用干毛巾擦干,避免立即冲凉水澡、直吹风扇或空调等,以免引发感冒、面瘫等疾病。暑天宜穿着舒适、透气、吸汗性能好的衣服,材质可选棉、麻、丝等面料。人体皮肤汗孔开泄,衣衫宽松易于散热,并且衣衫要勤洗勤换,防止久穿湿衣和刚暴晒过之衣物,以免暑湿之气侵袭肌体。

  补水

  炎炎夏日,人体出汗多,更要及时补水。少量多次,小口慢饮,别等渴了再喝水,健康成年人每天喝水不应少于1500毫升。但是也要注意,大汗淋漓后猛喝水会引起血液容量增加,增加心脏负担。喝温不喝凉,慢喝不快喝。

  除湿

  古代学者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夏天酷热高温,人们喜冷饮,喝水多,导致温气侵入人体,而外湿入内,使水湿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引起食欲不振等。按中医的观点,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夏季归心,而心喜凉,宜食酸,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萝、西瓜、葡萄等。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