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带量采购
7月1日起,31省联盟集采耗材开始降价
0001.01.01来源:天津市医保局

  骨科耗材省际联盟集采火速落地,国采也近在眼前了。

  01、平均降价83.13%,关节骨水泥集采落地

  6月28日,天津市医保局发布《关于落实京津冀“3+N”医药采购联盟关节骨水泥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天津将于7月1日起执行京津冀“3+N”医药采购联盟关节骨水泥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

  此次关节骨水泥类耗材集采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据津云新闻报道,此次集采共4762家医疗机构参与,协议采购量约64万个基础包,占联盟地区关节骨水泥总需求量的95%,涉及市场规模约10.21亿元。集采平均降价83.13%,按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费用8.53亿元。

  拟中选结果显示,8家申报企业全部获得拟中选资格。关节骨水泥集采最低拟中选价格为150元,最高拟中选价格为200元。

  可以预见,今年下半年,多地将执行新的关节骨水泥价格。而天津作为首个集采结果执行省份,其在执行环节的配套措施也将为其他地区提供部分借鉴。

  在集采执行环节,保证中选产品的使用及质量最为关键。

  《通知》明确,要优先使用中选产品。医疗机构要畅通中选品种进院渠道,并不得在进院、库存等环节向中选企业收取附加费用,协议期内优先使用带量采购中选产品,确保完成协议采购量;超出协议采购量的部分,中选企业仍需按中选价格进行供应,直至采购周期届满。

  此外,将加强对中选产品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质量监管,坚决防范因价格下降而降低质量的行为。

  非中选产品的定价也不能过高。

  根据《通知》,在保证中选产品协议采购量完成的前提下,可结合临床使用实际情况,在采购平台适量采购其他价格适宜的未中选产品。非中选产品设定挂网价格高线,对超出价格高线的非中选产品,引导相关企业逐步将价格调整至合理水平。

  02、医保最高支付标准确定

  回款方面,根据《通知》,将实行医保直接结算政策。

  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医疗机构采购中选产品数量,在到货确认30个工作日内将货款拨付供货企业。在采购周期内,超过协议采购量的部分,生产企业继续按照中选价格供应的,医保基金继续按时结算货款。对当月医保基金不足以支付医疗机构结算货款的,由医疗机构自行结算。

  中选产品使用及耗材回款情况都将受到监测考核。

  根据《通知》,按照“每月监测、年度考核”的要求,对医疗机构执行协议采购量进度和回款情况开展监测和督导,并纳入公立医疗机构考核和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协议管理考核,考核结果与集采结余留用资金挂钩,确保完成采购周期内合同用量。

  医保支付方面,《通知》明确,关节骨水泥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产品以中选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医保基金按规定比例支付。

  关节骨水泥(不含抗生素)非中选产品的医保最高支付标准为每“基础包”200元,关节骨水泥(含抗生素)非中选产品的医保最高支付标准为每“基础包”260元。

  患者使用非中选产品的销售价格不高于医保最高支付标准的,医保基金据实按规定比例支付;销售价格高于最高医保支付标准的产品,医保基金以医保最高支付标准按规定比例支付;销售高于最高医保支付标准2倍的(不含2倍),按照最高医保支付标准的110%作为该耗材的医保支付标准,患者个人增负部分按照我市现行规定执行。

  《通知》还明确,医用耗材带量联动采购和使用实施后,按病种定额付费、按人头总额付费等付费方式,首个采购年度不调整付费权重或预算额度,以后年度按规定相应调整付费标准或预算额度,产生的结余部分,按规定拨付医疗机构。未完成采购协议规定采购量的医疗机构,协议年度结束,扣除其相应病种的全部履约保证金。

  03、骨科新格局正在形成

  在多轮集采之下,骨科耗材新格局正在形成。截至目前,骨科关节、创伤、脊柱三大品类已相继进入降价周期,平均降幅均在80%以上。与此同时,作为集采“最后一块拼图”的运动医学,也即将加入降价队列。

  今年3月,国家组织眼科及骨科两类医用耗材历史采购数据填报工作启动,而这也被视为运动医学国采的开端。

  其中,骨科类医用耗材包括锚钉、修复用缝线、界面固定钉、横穿固定钉、软骨固定钉、软组织固定钉、可调式固定板、不可调式固定板、人工韧带系统、半月板修复移植系统、关节镜配套系统、脉冲冲洗器、钻头、磨头、刨刀、异种骨、同种异体骨、人工合成骨及骨形成蛋白等。

  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报告》,2020年,我国运动医学市场中的国产占比仅为8%。整体而言,国内运动医学起步较晚,市场主要以施乐辉、强生、史赛克、锐适等进口厂家为主导,国内骨科企业如威高骨科、春立、大博、凯利泰等企业均有布局。

  东方证券研报指出,根据智研咨询统计,运动医学行业市场规模目前大约在40-50亿量级,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集采有望加速行业创新和国产化率不断提升。

  整体而言,对于骨科企业,此刻正值行业阵痛期,必须顶住降价压力完成重塑,淬火后即是新生。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