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医疗聚焦
国字号文件:利好农村基层,推动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
0001.01.01来源:新华社

  《意见》全文分别从总体要求、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能力现代化、加强分工合作,促进分级诊疗,推进体系整合化、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服务体验,推进服务优质化、加强科学管理,压实责任,推进管理精细化、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动力,推进治理科学化、组织实施七大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

  01、总体目标重点内容速览

  《意见》指出,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坚持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推动医疗卫生发展方式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服务模式转向更加注重系统连续、管理手段转向更加注重科学化治理,建设中国特色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分阶段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

  第一阶段,2025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资源配置和服务均衡性逐步提高,重大疾病防控、救治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中西医发展更加协调,有序就医和诊疗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第二阶段,2035年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体系完整、分工明确、功能互补、连续协同、运行高效、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和优质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促进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显著提升。

  《方案》总体来看,利好农村、基层医疗;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城市医疗联合体、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等;也进一步提出医防结合、临床与研究相结合,促进创新;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医疗”,打造智慧医院等。

  02、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加强医疗器械研发

  《意见》提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加快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持续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增强服务的连续性、便捷性和舒适性。

  1. 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安全。健全覆盖主要专业的国家、省、市三级医疗质量控制组织,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机构全员参与、覆盖临床服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

  2. 提高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加强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和医药器械研发体系与能力建设,依托高水平医疗机构建设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强化科研攻关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加快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

  3. 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完善分级诊疗技术标准和工作机制,健全多学科联合诊疗和查房制度,建立重大急性病救治中心和慢性病联合门诊等,促进服务连续性。积极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便捷性。

  03、优质资源下沉,基层市场扩容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指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将是2023年医疗卫生发展的重点工作。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工作要求之下,基层设备市场将继续扩容。

  3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年)》。与2018年版目录相比,管理品目由10个调整为6个,其中甲类由4个调减为2个,乙类由6个调减为4个,将64排及以上CT和1.5T及以上MR设备调出配置许可管理目录。

  2023年大型医用设备配制许可管理目录调整超预期,目录的调整将进一步满足临床需求,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激发生产企业创新活力,不断促进医学装备产业升级,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其中,大型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直接受益于可管理目录调整;手术机器人行业有望受益于配制政策宽松化,装机量提升;民营医院不受高端CT、MR配置限制,有望快速扩大规模。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