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观察 > 医药速递
山东济南实施“六大工程”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
0001.01.01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健康委

  近日,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印发《济南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修订版)》,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了该市“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战略、任务和举措,明确通过实施中医药龙头项目引领工程、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六大工程”,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到2025年末,所有区县中医医院达到国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全市中医药产业总产值突破240亿元。

  在中医药龙头项目引领工程方面,《规划(修订版)》提出,争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家中医(肿瘤)医学中心。建设防治重大感染性疾病重点实验室。打造东西部两个中医药产业发展极。在自贸试验区中医药产业片区,打造中药产业集聚区;依托长清区鲁澳中医药科技园,搭建济南、澳门两地中医药人才、科研、产业交流合作平台。相较于原版,明确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牵头,联合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共同申报国家中医(肿瘤)医学中心,规划新建400张研究性病床,共同完成肿瘤相关的中医基础探究、中药创新研发、制剂成果转化、集成创新研究、交叉学科探索等重大任务。

  在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方面,《规划(修订版)》提出,做优中医药服务布局,做强做大龙头中医医院,推进市中医医院东院区的建设使用,争创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夯实基层中医药服务基础,力争2025年末90%的区县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国医堂(中医馆)建设标准,建立“品牌”管理模式。相较于原版,进一步提出实施名医堂工程,打造一批名医团队运营的精品中医机构;开展“中医阁”建设,到2025年,3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实施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促进项目。打通中西医协调发展经络,推动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中医临床科室、中药房建设。提升中医治未病和康复服务能力,争创1~2家国家或省级中医康复中心。

  在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方面,《规划(修订版)》提出,强化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强科技创新平台,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扁鹊精品专科计划,每年评选市级重点专科20个。相较于原版进一步提出优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注册管理,促进合理使用中药。

  在中医药人才建设工程方面,《规划(修订版)》明确,到2025年,培养2~3名学术领军人物、5~10名骨干人才、10名优秀学科带头人,遴选市级名老中医、名中医药专家、基层名中医、青年名中医200名。相较于原版,提出要将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等医疗机构中医药人才纳入各类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适当放宽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表彰奖励评优向基层一线和艰苦地区倾斜;把会看病、看好病和中药炮制、鉴定等作为中医药从业人员主要评价内容,构建中医思维、临床能力(专业技能)和社会认可度“三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规划(修订版)》还提出,实施泉城中医药名品工程。实施“泉城中药名企”品牌战略,力争5年内重点培育1~2个中医药产业集群,纳入省“十强”产业“雁阵型”集群库。实施“泉城道地药膳”“泉城康养文旅”“泉城康养助老”品牌战略,并新增“泉城中医保健”品牌战略。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传承工程,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加大中医药国际交流力度。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