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方剂 > 内科
一碗伏羊汤 祛湿散寒功效佳
0001.01.0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三伏天气候炎热,现代人常用吹空调、吃雪糕等方式来降暑,在没有空调的古代,人们还可采取“以热制热”的方法。羊肉就是“以热制热”的好手,不仅性温补身还富含营养,自古民间就有“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说法,在这最难熬的中伏,喝下一碗羊汤,大汗淋漓之余排出体内寒湿真是再合适不过。

  “伏羊汤”也可“冬病夏治”伏天吃羊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的尧舜时期,《汉书·杨恽传》记载:“田家作苦,岁时伏腊,亨羊炰羔,斗酒自劳”。《黄帝内经》中也有记载:“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伏天做的羊肉汤被称为“伏羊汤”,符合“春夏养阳”的理念。

  此外,三伏天,人体力消耗增大,对于老年人来说更是如此。适当吃些高蛋白的食物,有助补充体力,保存精力。

  三伏天是一年中人体阳气最盛的时期,也是祛除寒邪、蓄养阳气、防治冬季易发的虚寒性疾病的最佳时机。

  中医认为,羊肉具有补虚祛寒、温补气血、益肾补衰、开胃健身、助元益精之功效。《本草纲目》中也称:“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所以正确“伏羊汤”也可以起到“冬病夏治”的作用。此外,羊肉含钙、铁离子较多,对于防治骨质疏松、贫血等疾病都有一定的作用。

  在夏天阳气最盛之时喝羊汤可事半功倍,排汗又排毒,有效驱逐体内寒气、湿气,起到温中散寒、温补气血的作用,所以“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医生开药方”的俗语是有一定道理的。

  哪些人适合喝“伏羊汤”伏天羊汤虽好,但并非人人适合。患有冬天反复发作或加重的慢性疾病者,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产后病等,且中医辨证为虚寒证者适宜食用。此类人群多表现为手脚冰冷、畏寒喜暖、神倦易困、舌淡苔白等症状。此外,健康人群,最炎热的三伏天也常会受到来自外界冷饮、空调的寒气入侵,也可适当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患有证属实热、阴虚内热疾病的患者不宜食用;平素容易上火、牙痛、口舌生疮的人群不宜食用;患有急性肠炎或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人也不宜食用。此外,肝炎患者过多食用羊肉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加重,也不推荐食用。

  “伏羊汤”烹饪大有讲究一是要注意烹饪方式。伏天吃羊肉应该采用清淡的烹饪方式,建议尽量清炖,避免烧烤等方式。以清炖的方式烹饪的羊肉清爽不油腻,味美而鲜,可以在补充人体元气的同时避免上火。同时在烹饪时少放食盐、葱、姜,更应避免辛辣燥热的作料。

  二是要注意食物搭配。在《本草纲目》中有“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的说法。在烹饪羊肉时有人喜欢加入食醋去除膻味,但是醋性甘温,与羊肉同煮易生火动血,所以心脏功能不良及血液病患者不宜加醋同食。此外,西瓜等性寒的食物不宜与温补的羊肉同食,不然容易导致腹泻腹痛等不适症状。

  下面介绍一道生姜炖羊肉的做法,以供参考。

  材料:取羊肉500g,鲜生姜30g,食盐适量。

  做法:羊肉洗净切块,放入滚水中汆烫一下后马上捞出,再次冲洗干净备用。生姜切片备用。热锅倒入油,小火烧热,放入姜片,小火爆香至颜色变深且卷曲,放入羊肉续炒约2分钟。倒入适量水,改中火煮至滚后再改回小火,加盖炖煮约50分钟。熄火续焖约10分钟,最后加入适量食盐调味即可。

  关于“伏羊汤”的食用方式,建议每一伏服用一次,每次量不超过500g。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