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稍纵即逝,宁可不吃肉,大家也别错过这春日的限定美食啊。
没尝过春天的味道?咱们可以品尝春菜,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经典病房魏华凤副主任医师提醒大家:满足味蕾也需慎食。
舌尖上的春天,易过敏“指南”
01.春笋 —— 素食第一品
春笋含有充足的水分、植物蛋白、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中含量较高的是膳食纤维。
但是大量的膳食纤维较难消化,同时笋中含有难溶性草酸,食用过多易诱发哮喘、变异性鼻炎、皮炎等。
春季本来就容易过敏,对容易发生摄入性过敏的人群来说,食用春笋还易引起荨麻疹。
小儿应少吃春笋。
老人吃笋一定要细嚼慢咽,切勿因贪鲜过量而伤了脾胃。
不建议本身已经患有胃肠道疾病、肾结石、胆结石的人食用春笋。
尽量不要和海鱼同吃,避免引发皮肤病。
挑选时以笋壳嫩黄、笋节紧密、笋肉洁白为佳。
春笋做菜时,先用开水烫5~10分钟。高温既可分解大部分草酸减少弊端, 又能使菜肴无涩感,味道更鲜美。
02.莴笋 —— 千金菜
“春令莴笋似千金”,它能增加胆汁分泌,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能力。
莴笋的钾含量也比较高,有利于促进排尿,可减少心房的压力,尤为适合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食用。
莴笋是很好的食材,但却不是人人都能够享受的。以下人群不宜吃:
过敏体质、脾胃虚寒的人。因为中医认为莴笋性属苦寒。
患有眼疾的人。莴笋中的一些物质对视神经有刺激作用,过量食用莴笋,可能会发生头昏、嗜睡等中毒反应,导致夜盲症或诱发其他眼疾。
03.韭菜 —— 洗肠草
春天的韭菜特别水灵,韭菜炒蛋、 韭菜盒子、韭菜水饺都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美味。
中医认为,韭菜性温,吃了能提升身体热量,起到一定的助阳效果。
但是,以下人群应少食、慎食:
过敏体质者。过食韭菜可能会引起身体及面部的红肿、瘙痒或湿疹等。
胃肠功能弱的人。 吃韭菜可能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诱发胃酸、腹痛等。
月经期的女性。多食韭菜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经的周期和量。
阴虚体质的人。
04.马兰头 —— 明目草
俗话说“清明前吃三次马兰头, 可保一年眼不花”。
中医认为,马兰头性平,味甘,微寒,具有养肝血、清肝火、清热解毒的功效,同时还有补血和明目作用。
马兰头尤其适合肝炎、高血压、青光眼、目赤胀痛等患者食用。但以下人群慎吃:
马兰头性寒,体寒的人不建议吃。
患有胃溃疡、胃炎、慢性腹泻等胃部疾病的人。这部分人群大量食用马兰头胃部会难受,加重胃病的发生。
过敏体质的人。马兰头中的光敏感物质会作怪,易引发皮肤起红点、周身发痒、浮肿、皮疹等过敏反应。
05.香椿头 —— 树上蔬菜
香椿的好吃程度是“一箸入口,三春不忘”。
嫩香椿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都达到了最高峰,口感也是最好的。
香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还具有抗菌消炎,杀虫的作用,可用治蛔虫病、疮癣等病。
但以下人群不适合吃:
慢性疾病患者。香椿为“发物”多食易诱使痼疾复发。
过敏体质者。不少人吃了香椿头后会发生全身起皮疹等过敏反应,更有甚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昏迷或是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