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常识
感冒选药的四个误区
0001.01.0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入冬后气温骤降,感冒又成了高发病,有的甚至全家相继发病。虽然大多数感冒适当休息加上正确合理用药,几天就能痊愈,但若中成药使用不当,则可能延误甚至加重感冒症状。当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不胜枚举,在使用时应准确辨证,符合“方证相应”才能正确发挥药效。

  用对感冒类中成药,首先应学会辨风寒还是风热。感受风寒所引起的感冒特点在于鼻塞、流清涕、咳吐稀白痰、畏寒或轻度发热。这是初期常见症状表现,及时服用解表散寒的药物能很快治愈,常用的中成药有感冒清热颗粒、风寒感冒颗粒、正柴胡饮等,如伴有咳嗽可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杏苏止咳糖浆等。

  市面上还有很多中成药属清热解表药,感冒入里化热、出现热证后才适宜使用。过早服用这类寒凉药物会收敛寒邪,导致感冒病程延长。除了过早错误服用寒凉药物,一感冒就输液的做法也是不对的,很多人往往输了一星期液还是怕冷、流清鼻涕等。

  总之,面对感冒一定要仔细辨证,合理选用中成药,谨防走入用药误区,耽误病情。下面向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中成药的用药误区。

  双黄连不能通治感冒

  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三味药组成,为清热解表药,用于风热感冒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同样对感受风寒的感冒不适用。

  被误用的治疗感冒的中成药其实还有很多,如蒲地蓝口服液、蓝芩口服液等,这些药物都不可用于风寒感冒初期。

  勿把板蓝根当感冒神药

  很多人都把板蓝根颗粒当成感冒神药,只要一感冒就用。

  板蓝根药性寒凉,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如果是风热感冒或风寒入里化热,出现咽喉肿痛发热时可以服用,但若是感受风寒所引起的感冒咳嗽则不适用。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家长说孩子服用了几天板蓝根,但感冒还是好不了的原因。

  清开灵非感冒***药

  清开灵颗粒由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组成,全方都是苦寒药物,常用于外感风热,火毒内盛。

  不知何时,清开灵成了很多人感冒的***药、***药,以至于很多患儿家长,只要孩子一出现感冒就主动购买清开灵颗粒,说清开灵有抗病毒作用。但一些患儿家长说孩子吃了清开灵颗粒后清鼻涕越来越多,还有家长说,孩子服用后流鼻涕不仅没好,还增加了咳嗽甚至腹泻等现象。所以外感风寒感冒应禁用清开灵,脾胃虚寒者也应慎用。

  虚人感冒用药尤应注意

  临床还有一类特殊感冒,就是“虚人感冒”。即体质本就虚弱,正气不足,极易感受风寒湿邪,反复感冒,迁延难愈。此类患者感冒后需扶正解表,风寒感冒时可用败毒散,因方中含有人参,故也称“人参败毒散”。

  感冒时一般不建议用补益药,但这个方子中人参却起重要作用,有独特之处,《医方考》解释方中人参的作用为“培其正气,败其邪毒,故曰败毒”。虚人而感风寒湿邪,邪正交争于肌腠之间,正虚不能祛邪外出,故憎寒壮热而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风寒犯肺,肺气不宣,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濡,正是风寒兼湿之证。

  本方原为小儿而设,因小儿元气未充,故用小量人参,补其元气,后推广用于年老、产后、大病后尚未复元,以及素体虚弱而感风寒湿邪,见表寒证者,往往多效。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休息时间少,体质虚弱易反复感冒的人并不少见,参苏丸和参苏片等也可以对证使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