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中夹杂有大量污染物,携带了细菌和病毒,浸泡后的家具、洗浴用具等都被污染,通过人体接触而导致感染,极易造成红眼病的流行。红眼病西医称作传染性结膜炎或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红眼病病原体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病毒,一般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感到双眼发烫、烧灼感、畏光、眼红,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疼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个别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黏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早晨起床时,眼皮常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红眼病一般不影响视力,如果大量黏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时,可有暂时性视物模糊或虹视(眼前有彩虹样光圈),一旦将分泌物擦去,则视物清晰。如果细菌或病毒感染影响到角膜时,则畏光、流泪、疼痛加重,视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红眼病的中医病名叫“暴发火眼”或“天行赤眼”。是一种暴发流行的眼部传染病。发病急,传染性极强。中医认为多因感染疫疠邪毒,上犯白睛,或肺胃积热,热毒隐伏,内外合邪,交攻于目所致。
预防及注意事项
注意个人卫生,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不能使用洪水污染过的用具。不接触传染性结膜炎患者及其用具。手帕、毛巾、脸盆以及其他生活用品应注意消毒,防止传染。禁辛辣煎炒之品。已患病者应开放患眼,不能遮盖。因为患眼遮盖后,眼分泌物不能排出,同时增加眼局部的温度和湿度,利于细菌或病毒繁殖,导致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