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方剂 > 偏方秘方
收好这些中医小妙方 秋冬感冒对症下药不慌张
0001.01.01来源:青岛微城事

  嗓子疼、擤鼻涕、打喷嚏……入秋以来,身边感冒之人忽然多了起来。此时若处理不好,任由邪气向里发展,百病开始丛生。

  正确认识感冒,首先要区分症状,做到对症下药,方能辅助正气,抗击外邪,调理体质,恢复健康。

  风寒感冒,对症下药才有效

  感冒初起阶段一般为风寒。主要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体征为苔薄白。此时有2种方法可供选择。

  葱白加生姜水

  【做法】姜三片,带须葱白一段,放水里稍煮下,一开锅就好,不要久煎。

  【功效】生姜暖胃,为身体补充阳气,驱除寒邪,可用来治愈初期感冒。

  【中医解说】感冒是肺气出了问题。肺属上焦,取药要取清轻上扬之物,若煎水时间过久便会进入中焦,入的是脾胃,故大多治疗感冒、咳嗽的药都是不能久煎的。

  感冒清热颗粒

  【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注意】感冒清热颗粒只适应于风寒感冒,如果风寒入里化热,转变成风热感冒,继续使用就意义不大了。

  风热与风寒的症状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当风寒感冒治疗不及时,可以转化为风热,此时药也要随证而变。

  风热感冒,辨证用药效更佳

  风热感冒症状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黏或黄、鼻塞流黄涕、口渴喜饮,体征为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当风寒感冒转为风热感冒时,可选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双黄连口服液

  【功效】金银花清热解毒;连翘疏风解表;黄芩味苦、性寒,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该药用于外感风热所致的感冒,症见发热、咳嗽、咽痛。

  【注意】上述三味药药性偏寒,对脾胃会有所伤害,所以脾胃虚弱者慎用。

  贝母沙参蒸雪梨

  【药材】雪梨1个,贝母9g、沙参9g、薄荷6g及冰糖适量。

  【做法】将雪梨去皮去核,与贝母、沙参、薄荷及冰糖同放于碗中加水蒸熟,早晚分食,连吃数日。

  【功效】此汤润燥止咳、化痰宣肺,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儿童感冒后热病伤阴引起咽干咳嗽、肺热痰黄,或津伤口渴、大便燥结等症。

  风寒加风热,仍然有妙方

  症状:恶寒发冷、全身酸痛、无汗、发烧、头痛、嗓子红肿、口干口渴、鼻涕开始时清稀很快转变为黄浓,体征为舌红。

  紫苏叶防风栀子煮水代茶饮

  【药材】紫苏叶10g,防风10g,栀子8g,代茶饮。

  【功效】紫苏叶散寒解表;防风祛风解表,除湿止痛;栀子倾泻三焦,即清内热。

  【注意】此茶不可久煮,泡水也可。

  健康小知识

  长期“不感冒”,未必身体好

  身体健康时,体内津液气血充足,身体各部分运转和谐,处于动态的阴阳平衡状态,此时感受外邪,身体会将卫气调到体表,抗邪外出。若体内正气强盛,远胜过邪气,此时患者会觉稍有不适,喝点热水或睡个好觉就好了;若正邪相争激烈,正气盛,邪气也盛,便会出现很多症状,如发热、恶寒、鼻塞、咳嗽、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若一开始就病在三阴,此时人体卫弱营也弱,津亏血少,故邪气无论强弱,都不会引起人体激烈的对抗反应,所以很难见到症状,不少人会误认为自己“没感冒”,身体好,其实“城池”已被攻破。

  用药3天,病情仍不见好转,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请医生根据病情做出判断,正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