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养生
入秋说燥邪,燥邪致病分温凉
0001.01.01来源:中医中药网

  入秋了,应景地我们来说说燥。燥,为秋季主气。秋天,气候清肃、收敛而干燥。

  燥太过则为六淫中的燥邪。换句话说,自然界中具有干燥、涩滞特性的外邪,通常表达为燥邪。

  燥邪的分类

  燥邪致病,分温燥与凉燥。

  一般认为,初秋有夏之余热,秋阳以曝,燥易与热相合侵犯人体,人易感温燥;而深秋,近冬之初寒,西风肃杀,燥易与寒相合侵犯人体,人易感凉燥。六淫之中,风邪、火邪、暑邪归为阳邪;寒邪、湿邪归为阴邪,这五种邪气的阴阳特征表达得都很分明。但燥邪, 一般不提其性质是属阴还是属阳。这是为什么呢?

  燥邪容易伤阴,人们普遍感觉燥邪更偏阳邪。但问题是:燥邪多发于秋天,气候干燥地区更明显,比如中国的西部、西北部。这些地区到秋天气候已经很凉,从这一点看,燥邪又偏阴邪。所以说,燥邪的性质并不容易区分阴阳。 但前面既然提到燥邪有分温燥和凉燥,那么比较合理的分法应该是:温燥之性偏阳,而凉燥之性偏阴。

  燥邪的致病特点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邪具有干涩的性质。燥邪侵犯人体,一方面易使体内津液受损,导致许多部位失去津液的滋润和濡养,出现口干唇燥、鼻咽干燥、皮肤干燥甚则皴裂、毛发干枯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一派干燥之象。《黄帝内经》说:“燥胜则干”。 另一方面,燥性涩滞。外感燥邪,津亏不润,脏腑组织失去滑润,则常表现出涩滞不利的症状,比如皮肤粗糙不滑利、痰少不易咯出等。

  燥易伤肺 肺性清肃,喜润恶燥,又称娇脏。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所以燥邪特别容易通过口鼻、皮毛伤肺。 另外,燥为秋令主气,五行属金,与肺相应,从口鼻入,***易使肺津受损,清肃失职,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胶黏难咳,或痰中带血,以及喘息胸痛等症。除此之外,燥邪还会引起身体其他表现。

  肺开窍于鼻,燥邪容易导致口鼻干燥;肺外合皮毛,燥邪容易导致皮肤干燥,毛发不荣;肺与大肠相表里,燥邪容易导致大便秘结。可见,燥邪导致的症状基本上都在肺系统。从五行角度理解,燥邪***明显发生在秋天,秋天五行属金;在中国,干燥***明显的地方是西北地区,方向也是五行属金。所以,五行属金的燥邪,与五行属金的肺,就易同气相感。

  预防秋燥,***常用到的水果是梨。梨生用可以清热生津,炖熟则养阴润肺。炖雪梨用冰糖就更加润了。作为中药,雪梨皮用得较多,因梨皮比雪梨容易保管。

  除了梨,还有蜂蜜,蜂蜜可以润肺、润胃、润肠。另外,雪耳也有润燥作用;如果经济条件较好,燕窝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中药中常用的润燥药有桑叶、枇杷叶、胡麻仁、杏仁、柏子仁、松子仁、沙参、百合、玉竹、阿胶。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