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疗法 > 其他
暑季除湿小妙招——艾灸疗法!
0001.01.01来源:北京北亚骨科医院

  夏季除了被似火骄阳炙烤,还会被源源不断的潮热中夹带的湿气裹挟,对于本就脾虚有湿的人来说,这个夏季未免太难过。

  那么如何判断是否有湿气呢,首先看舌苔,只要舌苔厚腻就一定有湿邪了。另外如果经常油光满面,大便黏腻排不尽,失眠多梦,易困倦疲惫,早起时脸部浮肿,身上的肉不瓷实,松松软软的,甚至连出汗都感觉黏糊糊的,一旦还有以上这些症状,符合的越多,说明湿气越重。

  当湿气泛滥的时候,除了有以上这些症状,湿邪还会影响我们的心、脾、肾三个重要脏器,我们分别了解下!当湿气重时会造成心脏功能降低,心慌胸闷,咳嗽痰多,头晕,面色暗黑,在额,颊,鼻柱,唇周有黑斑点。还会造成脾胃消化功能下降,食欲不好,腹胀,大便不成形,大便粘滞,水液代谢能力不好。当湿气重时还会抑制肾阳,会造成喝进去的水直接变成小便排出,就会感觉喝多少水也不解渴。

  有的人祛湿想靠吃,但有可能会越吃越湿,古人云“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所以袪湿要有耐心,要用对法子。

  这时不妨试试外治法,因为“湿”属水,因此针对湿气过重的情况,应该以“火”克之。在中医疗法中,艾灸与拔罐都与火有关,也是常用的两种疗法。

  一则,身体虚弱不宜拔罐,而艾灸人人皆宜,它能培补元气,补益气血,补肾固阳,十分适合身体虚弱的人。二则,拔罐更适合拔出“外湿”,对脾胃引起的“内湿”效果不大。艾灸则不然,“外湿”、“内湿”皆可袪除。三则,拔罐无法健脾,而艾灸可以健脾,从根源上阻止湿气生成,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另外推荐您几个主灸穴位!1、承山穴:承山穴是祛湿大穴。湿气重的人按承山穴,酸胀痛感会非常明显。因湿气重而常感困倦时,艾灸“承山”几分钟,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表示膀胱经上阳气被激发,正在排出湿气。2、通脾经:暑多挟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而脾主运湿,所以袪湿的关键在于健脾。这是一招不吃药而健脾袪湿的方法。另外,可以直接放艾灸罐在阴陵泉穴。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是脾经经气注入的地方,是人体上非常重要的健脾袪湿,利水的要穴。重灸此穴具有健脾化湿,通利三焦,清热利尿的作用。坚持艾灸治疗可以达到培扶阳气袪除湿邪的目的。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