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靛根为豆科植物木蓝的根。木蓝为小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茎直立,小枝被银白色丁字毛。大靛根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3cm,宽0.5~1.5cm,先端钝圆,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丁字毛,叶平时常带蓝色。总状花序长2.5~5cm,通常腋生,有花约20朵。荚果线状圆柱形,直或稍弯,长约2.5~3cm,种子间有缢缩,外形似串珠,有毛或无毛。有种子5~10颗。种子圆形,长约1.5mm。花期5~10月,果期6~11月。
【来源】为 豆科植物 木蓝的根。植物形态详"木蓝"条。
【性味】《生草药性备要》:"味苦,性平。"
【功用主治】《生草药性备要》:"解虫毒。"
【选方】治丹毒:木蓝干根一两。水煎服。
植物形态
木蓝 小 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茎直立,小枝被银白色丁字毛。叶互生;叶柄长1.3~2.5cm;托叶小,锥形;奇数羽状复叶,长2.5~5cm,小叶对生,小叶9~13片,叶片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1.5~3cm,宽0.5~1.5cm,先端钝圆,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丁字毛,叶平时常带蓝色。总状花序长2.5~5cm,通常腋生,无较叶为短,花疏生,有花约20朵;萼钟形,斜形,被银白色丁字毛,5齿裂;花冠蝶形,红黄色,长约0.4mm,旗瓣宽卵形至长圆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圆形,微与龙骨瓣相连,龙骨瓣匙形,爪上有距;雄蕊10,二体;子房无柄,花柱短,内弯,柱头头状。荚果线状圆柱形,直或稍弯,长约2.5~3cm,种子间有缢缩,外形似串珠,有毛或无毛。有种子5~10颗。种子圆形,长约1.5mm。
产地
生态环境:野生于山坡草丛中,南部各省时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及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等地。
化学成份
根含 黄酮类化合物 芹菜素(apigenin), 山柰酚(kaempferol), 木犀草素(luteolin)和 槲皮素(quercetin)。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止痛。主 丹毒;痈肿疮疡;蛇虫咬伤,解虫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