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望闻问切
重度血瘀 舌头像猪肝
0001.01.01来源:生命时报

  北京老年医院体检中心主任、中医学博士 马 毅 □李阿玲

  夏秋交替,“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容易发生血瘀。《黄帝内经》曰:“心开窍于舌”“肾脉挟舌本”。中医认为,舌头的不同部位代表了身体不同脏腑的功能,观舌色可知疾病性质,正气虚实;看舌苔可辨邪气浅深,胃气存亡;审其润燥,可验六淫病邪之变化,机体津液之耗伤。

  舌色是指舌质的颜色。正常人舌色为淡红色,临床常见的舌色分为几种:淡白色表示患虚证、寒证、血气亏虚证;红舌舌色较正常稍红,甚者呈鲜红色,多有热证;舌色介于红色与紫色之间,称为“绛舌”,舌绛少苔而泽润,多为血瘀之证;紫舌表示寒、热病及瘀血症;舌质紫且暗,为瘀血之征;舌边尖有紫色斑点者,多有心、肝血瘀;舌色紫如猪肝,枯晦无泽,为胃肾阴液衰耗之证。通过简单的辨舌可以早期发现血瘀征兆,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看舌头颜色。可以借助水果颜色辨认:轻度血瘀的舌头一般是像西瓜一样的暗红色,中度血瘀的舌头像红心火龙果的暗紫色,重度血瘀的舌头像猪肝一样的青紫色。

  第二,看舌上是否有瘀点或瘀斑。一般只有瘀点的是轻度血瘀,在舌边可以看到瘀斑的是中度血瘀,大块瘀斑的是重度血瘀。

  第三,看舌下络脉。轻度血瘀时,舌下络脉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3/5,宽度不超过棉签粗细;中度血瘀时,舌下络脉长度不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4/5,宽度变粗;重度血瘀时,舌下络脉长度超过舌下肉阜至舌尖的4/5,比正常宽1/2以上,变粗、变长、分叉、迂曲。

  中医认为,血瘀会给机体带来很多危害。***,疼痛。“瘀则不通,不通则痛”,血瘀多有疼痛,主要表现为针刺样疼痛,甚至在某些地方会出现淤青等表现。第二,心(脑)脉络痹阻。瘀血凝滞,气血运行不畅,阻滞脉道,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病变。第三,易发症瘕(zhēng jiǎ)积聚。简单说,就是有血瘀容易形成包块或占位性病变、肿瘤等。包块固定不移者为“症”, “瘕”是可以移动的,多是气滞。第四,加速衰老。气血运行畅通,身体吐故纳新,新陈代谢正常,各项机能旺盛;反之,气血运行不畅时,会对饮食、睡眠、情绪等产生影响。日久反复,加速衰老。第五,情绪难控。气滞血瘀,肝气郁结,郁郁寡欢、烦乱暴躁。

  根据以上鉴别方法,有血瘀情况的人群应及时调理,这里给大家几点建议:1.调畅情绪。多与大自然接触,郊游观赏,漫步林荫,都是放松心情的好方法。当出现情绪自我难以控制或调节无效时,应求得医生帮助。2.饮食有节。日常生活中,如果饮食过饱,贪食油腻、甜食、寒凉等,均会导致气血运行减慢,加速血瘀发生。因此,应做到饮食有节,食物尽量清淡一些,别贪食寒凉。3.起居适度。保持充足睡眠,不能贪晚熬夜。熬夜会耗伤阳气,阳虚则生内寒,如日久必因虚、因寒而生瘀滞。4.注意防寒。人体长时间在空调低温的环境下,会导致血脉痉挛,血行迟缓或瘀结。因此,夏季起居更应避“寒”。5.汗出有度。运动中要汗出有“度”,尽量避免大汗淋漓。汗出过多,伤阴耗气,血行黏滞,推动乏力,易导致血瘀发生。运动中要“动静结合,动中有静”,还要注意补充水分。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