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服务专区 > 健康管理专区 > 营养膳食
别把代餐品错当“减肥神药”
0001.01.01来源:广州日报

  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肥胖的健康隐患,一股减肥瘦身的热潮正在兴起。巨大的需求“带火”了众多产业,代餐品的热销,就是其中一例。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的代餐市场规模达到571.1亿元,预计2020年中国代餐市场将超过千亿元。

  市场规模如此庞大,说明代餐品的使用,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情。只需翻一翻朋友圈,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能刷出一两条代餐饼干、代餐奶昔的微商广告。这些广告,往往标榜自家产品见效快、无副作用,不用运动和节食,就能轻轻松松瘦个十几斤。

  可事实上,效果真有这么神奇吗?未必。据营养专家介绍,大多数代餐产品之所以能起到减肥效果,是因为选用热量较少的食物,代替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让人们食用后产生饱腹感,从而减少热量摄入。但目前国家对于代餐食品并没有统一标准,而消费者对自己购买的产品也缺乏判断力。

  于是,在这样一种知情不充分、标准不明确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的尝试,不仅没有起到预期的瘦身效果,反而给自身健康增加了不少隐患。比如,有人就表示,服用代餐品之后,体重没减下来多少,倒是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经常出现。既不坚持锻炼,也不控制饮食,一味地靠代餐品减肥,显然并不是一种健康的瘦身方式。

  因此,对于代餐品的使用,一方面消费者要摈弃幻想,不要想着靠“灵丹妙药”,就能控制好体重。对那些声称有减肥效果的药品或食品,尤其要谨慎购买,待搞清楚其功效、副作用后再作判断。另一方面监管要及时跟进,尽快出台有关代餐产品的统一标准和管理办法,对那类虚假宣传、夸大功效甚至掺杂不明成分的商家予以坚决打击。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