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医疗法 > 其他
艾灸缓解宫寒痛经
0001.01.01来源:中国中医药报/胡献国

  凡在月经前、经期、经后发生明显下腹痛或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作与日常生活者,称为痛经。痛经常呈阵发性下腹部绞痛、胀痛或坠痛,可发展到背部和大腿上部,严重时面色苍白、出冷汗、全身无力、四肢厥冷,甚至虚脱,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尿频、腹泻、头痛、眩晕等。

  中医认为,冲主血海,任主胞胎,脾胃运化正常,气血充盈,则月经如期而致,气血亏虚,胞络失养,则月经不调,痛经。灸疗有活血散寒、温经止痛之功,对痛经有明显缓解效果,可根据自身情况及特点选用。

  艾条灸:用点燃的艾条在患者的腹部、腰骶部及小腿内侧等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每次每穴艾条灸2~3分钟,每次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1次,连续5天。

  附子饼灸:将附子适量研细,制为饼状,放置于患者疼痛部位,如腹部、腰骶部等,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1次,连续5天。

  隔盐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食盐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1次,至月经结束。

  隔姜灸:将生姜切片,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天开始,每日1次,至月经来潮,疼痛消失为止。

  隔盐隔姜灸:将食盐适量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而后将姜片放置于食盐上,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1次,至月经结束。

  隔药灸:取红花、蒲黄、川芎、元胡各等量,择净,研为细末,加黄酒少许制成药饼,放置于肚脐、关元穴处,取艾绒如蚕豆或枣核大小,放在附子饼上,点燃艾绒施灸,每穴灸3~5壮,每次约10~30分钟,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1次,至月经疼痛消失为止。

  中成药药酊灸:云南白药酊或正红花油适量。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者疼痛部位,或关元穴、肚脐处,而后用点燃的艾条在搽药部位施行温和灸,当患者感受到艾条热度向皮肤深处灌注或出现灸感感传时,疼痛可逐渐缓解,自经前3~5天开始,每日1次,每次约10~30分钟,连续5天。(胡献国)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