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中药方剂 > 内科
古方今用:风寒感冒致头疼 川芎茶调散祛邪
0001.01.01来源:搜狐健康

 

  导读:川芎茶调散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流传至今,历代沿用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1990、1995及2000年版均有收载。
 
 
  组成:川芎、白芷、羌活、荆芥、甘草各四两,细辛一两,防风一两五钱,薄荷叶八两。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功用:疏散风邪,升清泄热。
 
 
  主治:外感风邪,偏正头痛,或巅顶作痛,恶寒发热,目眩鼻塞,舌苔薄白,脉浮滑。
 
 
  方解:川芎:性味辛温,祛风行气为君药
 
 
  羌活、白芷、细辛、荆芥、防风:性味辛温,疏散风邪,散寒止痛为臣药。
 
 
  薄荷、茶叶:性味辛苦寒、既清风热,又可防止辛温升散太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作用广泛 不止治疗感冒
 
 
  其实,川芎茶调颗粒的应该远不止于治疗上述证型的感冒,它的用途相对较广。归纳起来有:
 
 
  治疗内科疾病
 
 
  感冒:主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关节疼痛,汗出不畅等症,对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也有一定治疗作用。
 
 
  支气管炎:主治风寒之邪入肺引起的咽痒咳嗽,痰如白沫,胸闷气急,舌苔薄白等症。
 
 
  血管神经性头痛:主治头痛阵发痛如针刺,固定不移,劳累或经前频发等症,本方对三叉神经痛、眶下神经痛也有治疗效果。
 
 
  面神经麻痹:主治口角歪斜,语言不清,口涎外流等症。中医认为风寒之邪侵入经络,气血不通所致。
 
 
  脑血管病:主治头晕目眩,肢体麻木,颈项强直等症。对脑动脉硬化,短暂性脑缺血,颈性眩晕都有治疗作用。
 
 
  风湿性关节炎:主治四肢关节疼痛,屈伸不利,不红肿,逢寒则发。对寒性的关节炎有治疗效果。
 
 
  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鼻为肺之窍,风邪犯肺,鼻窍不利,主治遇寒则鼻塞流清涕,甚则感冒头痛等症。
 
 
  急性鼻窦炎:主治风寒邪入肺所致的鼻塞流涕,不闻香臭,头晕头痛等症。
 
 
  骨伤科疾病
 
 
  颈椎病:颈椎及其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的头痛、颈强、肢体麻木等症,一般服药1周症状开始缓解,1月后症状消失或减轻。
 
 
  皮肤科疾病
 
 
  荨麻疹:主治风邪侵入肌肤所致的周身皮肤出现白色风团,搔痒不止等症。
 
 
  气血虚弱引起的头痛不宜服用
 
 
  凡药都有禁忌,川芎茶调颗粒也不例外,服用要注意,高血压病慎用,凡阴虚血少所引起的口干、便秘、出血等症忌用。
 
 
  总体来看,本方药物组成偏于温燥升散,故以外感头痛偏于风寒者较为适合。头痛由于外感风热引起者不宜。若风邪稽留不去,头痛日久不愈,称为“头风”,亦可用本方治疗。
 
 
  另有菊花茶调散,由川芎茶调散加菊花、白僵蚕而成。此二药能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治疗外感风热而引起的头晕目眩及偏正头痛较为适宜。
 
 
  气虚、血虚引起的头痛,肝阳上亢或肝风上扰引起的头痛,不宜使用本方。
 
 
  孕妇慎用,出血性脑病禁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