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望闻问切
问现在症之问耳目病
0001.01.01来源:古方中医网

问耳目


耳目均为头面部的感觉器官,与人体内脏、经络关系十分密切,故询问耳目情况,不仅可了解耳目局部有无病变,并且可帮助推断全身生理变化。


(一)问耳


耳司听觉,为肾之窍,肾精充于耳;手足少阳经脉分布于耳,耳为宗脉之所聚;心寄窍于耳,所以耳的病证常与肾、肝胆和心等脏腑相关。


1.耳鸣:患者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鸣,或如潮声,妨碍听觉者,称为耳鸣。一般凡突发耳鸣,声大如蛙聒雷鸣,按之鸣声不减者,属实证,多因肝胆火盛,上扰清窍;或湿热时邪,蒙闭清窍;或风邪上袭,经气闭阻所致。若渐起耳鸣,声小如蝉鸣蚊声,按之鸣声减轻或暂止者,属虚证,常是肝肾阴虚,虚阳上扰所致;或由肾虚精亏,髓海不充,耳失所养而成。


2.耳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甚至听觉丧失,不闻外声,谓之耳聋,亦称耳闭。一般耳暴聋者,多属实证,常由肝胆火逆,壅滞于耳;或热邪蕴结上焦,蒙闭清窍而成。久病耳渐聋者,多属虚证,多因精气虚衰,不能上充清窍所致;或年老耳渐聋者,多是精衰气虚之故。


3.重听:听力减退,听音不清,声音重复,称为重听。一般骤发重听,以实证居多,常见原因是痰浊上蒙清窍,或风邪上袭耳窍。若渐致重听,以虚证居多,常因肾之精气虚衰,耳窍失荣所致,多见于年老体衰的患者。


耳鸣、耳聋、重听都是听觉异常的症状。轻者为重听,重者为耳聋。耳鸣、耳聋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并见,耳聋常由耳鸣发展而来。二者症状虽有不同,但病因病机基本一致。

 

(二)问目


目为肝之窍,为心之使,为血之宗,为五脏六腑精气所注之处,目通过经络与内脏相联系,因此眼睛的疾病常与全身的脏器有关。目的病变繁多,另有专科详细讨论,这里仅简要介绍几个常见症状及其临床意义。


1.目痒:是指眼睑、眦内或目珠有痒感,轻者揉拭则止,重者极痒难忍。临床应注意询问目痒程度及兼症,以作辨证依据。一般目痒甚者,多属实证。如两目痒如虫行,畏光流泪,并有灼热之感,是肝经风火上扰所致。若两目微痒而势缓者,多属血虚,目失濡养所致。


2.目痛:单目或双目疼痛,谓之目痛。目痛原因较为复杂,一般痛剧者,多属实证;痛微者,多属虚证。但临床上实证较多,如目痛难忍,兼面红目赤,口苦,烦躁易怒者,为肝火上炎所致;目赤肿痛,羞明眵多者,是风热之邪上行之象,多为暴发火眼或天行赤眼。若目微赤微痛,时痛时止,并感干涩者,多由阴虚火旺所引起。


3.目眩:视物旋转动荡,如在舟车之上,或眼前如有蚊蝇飞动之感,谓之目眩,或称眼花。目眩的病机有虚有实。风火上扰清窍,或痰湿上蒙清窍所引起的目眩属实,多兼有面赤、头胀、头痛、头重等邪壅于上的征象。中气下陷,清阳不升,或肝肾不足,精亏血虚,以致目窍失于充养所致的目眩属虚,常伴有神疲、气短或头晕、耳鸣等虚性征象,多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体衰之人。


4.目昏、雀盲、歧视:视物昏暗不明,模糊不清,称为目昏。若白昼视力正常,每至黄昏视物不清,如雀之盲,故称雀盲,或称雀目、鸡盲、夜盲。视一物成二物而不清,谓之歧视,或称视歧。目昏、雀盲、歧视三者,均为视力不同程度减退的病变,各有特点,其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多由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目失充养而致。常见于久病或年老、体弱之人。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