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的身体状况可以从身体的其他部位的表现来判断,比如说从脸色、唇色等都可以看出这个人***近的身体状况。下面,中医专家就教大家从头发的颜色判断一个人肾脏的好坏。赶紧来看看吧!
从中医理论来说,发为血之余,又发表于肾,所以说肾其华在发,当心肾不交(失眠,神经衰弱)时,或先天禀赋不足,或思虑过度耗伤精血,或担惊受怕伤肾精时,头发都会变白。
正常情况下,40岁后都会长白发,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肾的精气逐渐衰减、肝血不足,不能荣养头发,就会出现白发。这属自然现象,也不需治疗。但如果突然一段时间内头发变白,多是由于体内的气机紊乱造成的,这时针对病因采取治疗,往往白发能重新变黑。
青壮年甚至少年长白发俗称“少白头”,后天性少白头引起的原因很多:营养不良,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等,以及焦虑紧张的情绪都会使头发变白。另外甲状腺机能失调等也可致灰白发。
甲状腺功能低下;高度营养不良;重度缺铁性贫血和大病初愈等,导致机体内黑色素减少,使乌黑头发的基本物质缺乏,黑发逐渐变为黄褐色或淡黄色。
患某种疾病导致的。如患系统性硬皮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头发不仅会变黄,还会大量脱落。小儿头发稀疏萎黄多由于发育先天不足,还可伴有坐、站、行、说话、牙齿等“五迟”现象。
少女头发黄则可能由于缺钙。青春期缺钙主要表现为夜间盗汗,也就是睡觉时出汗;头发少,无光泽,呈焦黄状;晚上睡觉时小腿肚子(腓肠肌)抽筋。斑秃和头发稀疏的问题,主要反应的是肾气不足-肾虚的问题,中医的肾指的是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发为肾之华,是肾的外在表现。
再者反映出其他的脏腑:比如脾虚的问题,脾在中医学讲究的是运化精微营养物质,是滋润头发的***重要脏器,也为后天之本,发生脾虚,头发枯黄,没有光泽,易断裂,掉发。肝在中医讲是藏血的,血载营养物质的,头皮的血液循环不够的话,头发就没有营养,因此还需补肝气。
中医学认为,头发的生长,全赖于精和血,与肾、肝、脾等脏腑功能有关。未老先衰、头发枯萎、早脱早白者,与肾中精气不足和血虚有关,另外与肺也有密切关系。头发干枯者,可用中药内服、外敷、推拿按摩等方法进行治疗。中药内服可选用何首乌、肉苁蓉、菟丝子、生地黄、旱莲草、女贞子等滋补肝肾的中药。还可选用活血化瘀、祛湿化浊、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汤外洗。
同时,坚持按摩是保养头发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若能配合按摩,能够有效防治白发、脱发、头发干燥、枯黄等。正确的按摩方法是:将手指在头皮上轻轻揉动,按照头皮血液自然流向心脏的方向,按前额、发际、两鬓、头颈、头后部的顺序进行。按摩可以促进油脂分泌,因此,油性头发按摩时用力轻些,干性头发可稍重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