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先锋寰宇旗下的医疗医药健康综合服务平台——医药梦网!
logo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药馆 > 望闻问切
中医望诊 望色且看神色大观
0001.01.01来源:新浪中医

望诊是根据脏腑、经络等理论诊察疾病的方法。人体外部和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若脏腑功能活动有变化,必然反映于人体外部的神、色、形、态等各方面。五脏六腑和体表由十二经脉贯通在一起,又分别和全身的筋、骨、皮、肉、脉(五体)相配: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肌肉,心主血脉,肾主骨。五官亦与五脏相关:鼻为肺之窍,目为肝之窍,口为脾之窍,舌为心之窍,耳为肾之窍。


新浪中医 中医望诊 望色且看神色大观


望色就是观察患者面部颜色与光泽的一种望诊方法。颜色就是色调变化,光泽则是明度变化。古人把颜色分为五种,即青、赤、黄、白、黑,称为五色诊。五色诊的部位既有面部,又包括全身,所以有面部五色诊和全身五色诊称望色,但由于五色的变化,在面部表现***明显,因此,常以望面色来阐述五色诊的内容。中医五色各表示:肝青、肺白、心赤、脾黄、肾黑,反应在面部则:额心、鼻脾、左颊肝、右颊肺、颐肾。


望色:色是各种色泽,它反映脏腑气血的外荣,也是疾病变化的表现。色,通常为青、黄、红、白、黑五种;泽,是色的荣、枯、明、暗等。色与泽心须等同重视,根据不同的色泽,可以看出气血的盛衰和疾病的发展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兰;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这是古代中医将色与泽综合望诊而辨证的经验总结,值得重视。望诊肤色,一般主要观察面色,面色是全身肤色的代表。察色须分辨常色与病色。


常色:我国人民健康肤色为红黄隐隐,明润光泽。但也有个体差异,有的人可能肤色稍白或稍黑些,也为常色。应考虑到,人的肤色可随地区、气候、职业、饮酒和运动等情况而有所变化,不可一概都归为病色。


病色:指生病时,皮肤或面部所反映出来的不正常的颜色。如色泽晦暗,则表示为久病、里病、重病,是正气将败,故预后多不良。


平日多观察自己的面色可有效预防和及早的了解自己的病情,使之以免发展严重,尊重中医望诊也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尊重。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医药梦网”微信公众号
“药城”微信公众号
更多资讯 敬请关注
“药城”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文章页/相关阅读上-医周药事
文章页/相关阅读下-数风流人物
Copyright © 2004-2025  北京先锋寰宇大健康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726号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62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285 京ICP备:京ICP备15050077号-2
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小南庄400号一层 电话: 010-68489858